客問:
請問師父,歸仁一帶 (八十四年十二月) 忙於做醮拜拜,普度場上當場殺豬宰羊,有什麽辦法可以幫助他們得到功德?為什麼今年拜拜特別多?又「犯太歲」是什麼意思?
師答:
我一直告訴各位,一個學佛的人先要求自己,不要先去要求別人。必須要瞭解,你如果去要求別人,要別人好,如果人家反過來問你:「你又好在哪裡呢?」你怎麽辦?最好的辦法,不要去要求别人好不好,而是先要求自己,自己先有修養。在《思路》上我曾這麼說:「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要求人,要以自己的修養去影響人。」因我們不可能去改變一些什麼。
我們看立法院在選舉時,那簡直是可以說什麼架式無所不為,只怕沒有給你磕頭,喊救命都來了。那看看,立法院本來休會了一段時間,選舉完了一開會,那會場變成什麽?又開始「全本鐵公雞」,那你說究竟這些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我以前說過這麽一件事,兩個人在立法院面對面吵鬧,最後打起來,但散會了,兩人走到立法院門口,拉拉手道:「嘿,晚上我請你喝酒。」你怎麼去看?這是我親眼在電視上看到的報導。
所以,講《楞伽經》、講唯識學,是告訴你不要在相上打轉;若想要去改變些什麼,的確不是那麼容易,連改變自己都那麽難了,何況要去改變別人!如果真正有一份這麼的願心,我倒贊成你出家,做出家人,好好跟在我身邊花上十年、八年苦行,還要經過我好好折磨一番,然後你就可能去幫助別人得到一些利益。否則的話,以一個在家居士,的確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不要說別的,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我們家原來拜天公,左右鄰居也拜,如今學佛了不知怎麽辦?」我說你還是照拜不誤啊,為什麼?不是你在拜,而是這個家的傳統,何況街坊鄰居皆如此,你為什麽要反對它呢?你可以改變一下,原來要一隻鴨子、一條魚、一塊肉,現在就改為素食的香菇不是很好嗎?甚至我說一句話,如果你是為了滿足「那些」習氣的話,現在有什麽素肉乾、素肉排,素食的東西太多了,都可以做代用品。你千萬不要去否定那些傳統方面的事,可以改變、調整一下,不要只是在相上面打轉,可以從法上面,亦即本體不要變,本質上可以調整。
至於「今年拜拜為什麼特別多?」「犯太歲又是何意?」你千萬不要搞錯了,犯太歲每一年都有人犯太歲,至於今年拜拜多,不是犯太歲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不是今年拜拜多,每個地區做醮,它有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最遠到十五年才做一次的,先要瞭解這些民間現象。譬如像關廟,是十二年一次大拜拜。關廟的大拜拜,我第一次到這裡,遇到他們的大拜拜,如果你要來關廟吃拜拜,你必須把車停在歸仁,走路走到關廟。現在好像經濟不太景氣,八十三年的大拜拜就沒有以前熱鬧了。這是民間的傳統。
至於「犯太歲」,這是根據我們生辰八字,於今年有沖犯,叫「犯太歲」。可是我也要提醒各位,我七十九歲時,有人說:「你犯太歲,要小心喲。」結果真的那一年在雲南的昆明,不小心腳踩西瓜皮就摔了一跤,結果那人說:「哦,這師父有修行,就這麼踩西瓜皮摔一跤,太歲就過去了。」這我不相信。
關鍵字: |
犯太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