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解惑 | 無量壽經上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但金剛經上卻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請問,這兩種經文如何解釋?

110-11-14
分享
客問

《無量壽經》上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正遍知海,由心想生,此想成時,滅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但《金剛經》上卻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請問,這兩種經文如何解釋?
師答

《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之一,經文中提到的憶想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觀想成時,即能滅卻無量億劫生死之罪,這是淨土修行的方法之一。但是觀想不易,尤其要與如來的清淨法界身相應,那不是執相觀,也不適合一般普通的淨土修行者。

我們知道淨土修行,講究「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入「念佛三昧」,完全要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方得以往生淨土,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然後繼續未了的學佛之願。西方極樂佛國淨土,是佛陀特別為絕望哀慟的韋提希夫人而示現的。韋提希的兒子,阿閣世王殘虐忤逆,把父親打入死牢,不給吃喝,得知母親輸送食物給父親,也將母親拘禁起來。韋提希痛不欲生,在獄中遙念佛陀,請佛濟助,佛陀於是為她開演極樂淨土,讓她得以出離於人生現實的苦痛。所以淨土法門,必須乘佛願力,以信願行證為修行資糧。

另外,《金剛經》是佛陀對弟子們,及娑婆世界眾生,所開演的大乘經典。經中有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的句子,是佛陀為開啟弟子們的心志,引導他們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以荷擔如來家業,向來已成為禪宗傳法的寶典。此經是般若部中的一品,開闡根本諦義,顯示第一勝義,以明了一切法是依據「緣起」而顯,入達實相清淨的理諦,而後才能無染無著,顯發菩薩大願的效用。所以《金剛經》是提供行者,「受持讀誦」修持證驗的。

這是兩經根本的不同點,也說明了佛陀說法是應病與藥,為應不同的眾生需要,而說不同的法要。其中經文中「見如來」的見,可以讀作「現」,也就是顯現的意思。如來即佛,指的就是覺悟的境界,這麼一來,我們就可明白,佛陀指點我們,修行覺悟的正確方法了。

順便提一件事,我一直說「禪淨不能雙修」,為什麼?「淨」是強調「有」,絕對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依四十八願念佛觀佛,依信願行而修證。「禪」必須藉靜慮,思惟修而悟自心源,以達明心見性,必須突破一切的「有」,而達「無」的修養。所以無不是沒有,是「有」的突破,而且還有「不一定」的可能;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及「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們就可以明白禪宗的修行宗旨,是必須突破一切的執著,才能完成心念清淨的覺悟境界。
關鍵字:
彌陀淨土法門
金剛經
禪淨雙修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