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彌陀淨土法門
金剛經
禪淨雙修
|
![]() |
|
![]() |
張永業 ‧ 1 個月前
末學於最後一段,禪淨不能雙修?有所異藝!提出個人所學見解,謹供一切同修參考!
文中提到禪、淨二者的不同基本主張立論,「有、無」的差異,與「無」最終超越「有」的概念!對此一論述,末學亦深感讚同。 然,對禪、淨不能雙修一論?末學認為前述立論,並不能否定雙修之理! 原因是,末學認為: 一.相異二質,不得共存之理,是表相之理。如水火不容,然水中若無火性,一切眾生何來溫熱比較之水呢?火中若無水性,一…… 更多
末學於最後一段,禪淨不能雙修?有所異藝!提出個人所學見解,謹供一切同修參考!
文中提到禪、淨二者的不同基本主張立論,「有、無」的差異,與「無」最終超越「有」的概念!對此一論述,末學亦深感讚同。 然,對禪、淨不能雙修一論?末學認為前述立論,並不能否定雙修之理! 原因是,末學認為: 一.相異二質,不得共存之理,是表相之理。如水火不容,然水中若無火性,一切眾生何來溫熱比較之水呢?火中若無水性,一旦火起,何來消退之相呢? 二.禪淨雙修,此處之禪、淨二法,皆為手段!僅差別於,一從無明(無)入手,另一從愛取(有)入手;但是,過程手段的對治應用、交替,應視無量眾生,現行不同根基而取捨;而非執於,手段的本質與入手的差異。如庖丁解牛,使一解牛小刀,即可游刃有餘,然欲斷骨,如不用大刀,何時能斷呢?會不會更惹禍端呢? 換言之,手段工具,皆為成就最終目標,而非以目標,為始終唯一手段工具,然此,一心不變!因地,發心為真,果必,真實證悟,因其本淨本具,不假外求;然眾生,非一白紙,無始業習,虛幻成因,難以解脫,仍須虛幻之法(手段工具),以虛幻淨緣,幫其還歸本心。 三.明心見性,突破了有,而達「無」的修養,又,此無非否定一切有,而有「不一定」的存在;此即,「真空妙有」之理。以真覺本性之體,而顯發一切萬德莊嚴之法!此為真修之道! 然,凡夫眾生,非聖道之流,於妙有中,迷失真常,執一假有,難入真空。欲令回心,雖執正道,亦難入法,故須依其根基,循循善誘,以無量法,而渡,無量眾生!故,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淨土法門,往生西方,是彌陀慈悲善巧之法,是幫助眾生成就道業的一種因緣顯現;亦是「妙有真空」之理! 禪淨二門,殊途同歸,非斥非合,非即非離,應用巧妙,因人而異! 以上,僅是末學好喜佛學的淺見,非有貶抑,亦不敢有對論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