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介紹 | 因緣法則

109-10-26
分享

(選自白雲老禪師著作《大乘起信論法義》)

這時段開始來談因緣法則。佛法不管談人、談事、談理,總是離不開因與緣的關係。先瞭解「因緣」這個名相,從因與緣相互之間怎麼形成,當然談因緣,要以法則來說,不能談因緣法,如果只談因緣法,就是談十二因緣法。現在要談的是「 因緣法則」 ,是談因與緣:「因」是怎麼樣形成的?「緣」是什麼樣的現象?

首先從唯識學派的第一個論典,就是《瑜伽師地論》裡有提到十個因是怎麼形成的。「因」,通常說是「為什麼」,「為什麼」就是有一個原因,或有一個起因。在佛法上談到因,總是談種子性,在這裡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緣,因是怎麼形成的?如果說有了「種子性」這名稱,就已經建立起因了,所以這裡談因,是探討因是依於一些什麼樣的情況,而形成這種因,如果談種子因,或種子性,是已經有一個人,或事、或理的存在現象。所以先要分辨,在這裡所談因緣法則的因,是偏於唯識學的說法,是《瑜伽師地論》裡面提出來的因。

《瑜伽師地論》談十種因


1.隨說因──「隨」就是順從的意思;「說」不一定說是某一個人,是指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就是「說什麼」?「說什麼」又關係到不同的時間與空間,所以「說什麼」就肯定在一個立場的設立,因為「隨」就是順從正在說什麼的時候「所發起的因」。

如說「這個人好壞!」這是一種言語,「這個人好壞!」往往這種言語是很難肯定的,就要探討他為什麼壞?而且「好壞!」是表示壞得很嚴重,這是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又關係到不同的時間空間。雖然有了「好壞!」這個話說出來,必須要隨順!因為這個說話的人,說話的時間有其差別。

「這個人好壞!」僅僅是「好壞」兩個字,可以往好的一面看,也可以往不好的一面看。若肯定說好壞,一定是這個人不做好事、不說好話,可是如果是親人,父母子女之間、夫妻之間,假使說「好壞」,倒不一定是壞。可見說這句話,從言語上面就會發現這一個因,是要隨著人、事、理不同的時間、空間去看。所以「隨說因」,會發現這個語言聽起來好像是固定不變,可是這個語言相對的人、關係的事,所產生的變化作用不同,就叫做「隨說因」。

2.觀待因──「觀」是深入的意思,深入地去看叫做觀,「待」不是說等待,「待」是只從「看」去深入的認識,並不表示就肯定了,還需要時間來考驗。所以「待」,是需要時間再去發現它,「觀」是深入。「觀待因」,用白話講就是所表現的,還需要時間來證明這個「因」的可靠性。

有這麼的說法,如從小孩就可以看到將來會怎麼樣?這是很不可信的話。小孩子乖的時候,難道就不會起變化?小孩子慢慢成長,接觸的人、事,所處的環境,難道就不會改變?所以這個小孩子,小的時候不怎麼樣,將來大了也不會怎麼樣;的確,還值得時間去觀察才能確定,這一種現象就叫「觀待因」。

3.牽引因──「牽」是因為什麼而影響到什麼。「牽」不是閩南語講的牽牛,不是那個意思。這牽是因為一些什麼關係,而牽引發生的一種因。

如果這個人本來好好的在那裡做事,忽然之間為什麼不歡喜,或摔東西?我們常常會發覺一個人的常性,「也沒有人惹你,一個人好好的,怎麼忽然之間這個樣?」就是這種因。即現在所接觸的,好像是平平靜靜,忽然之間冒出來,是關係到可能想到什麼?

譬如在公司,他都很認真做事,才能也不錯,智慧也很高,而且績效也好,在辦公室有一大堆工作,本來用心地在工作,剛好有機會升遷,想一想居然輪不到他,想起這個問題,就發起不歡喜即生氣,這種牽引因是什麼?不是現在做事,是關係到另外的事,什麼事?升遷,結果沒有輪到他而引發的,這叫做「牽引因」。

4.生起因──就是發生顯現的這種因,沒什麼好講的,其實這又關係到唯識學裡的理論。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裡原有的種子,任何一個緣境生起,引發那個種子,這一種叫做生起因,並不是原來阿賴耶識裡面有什麼種子,然後製造一個什麼緣,去引發它,不是!

「生起因」就是緣生因,基於緣境引發種子所生起的,叫做生起因。千萬不要搞反了,說有「業」的種子,所以現在發出來的是業;有道的種子,現在發起來的是道,不能這麼說!看一個人脾氣不好,關係到某些人或某些事,忽然間表現的好像很溫和、很有禮貌,跟平常那種粗暴、激烈的情緒表現完全不同,一定要瞭解「生起因」,是藉某些緣境引發它。

男女之間初相處的時候,彼此看對方,都是看到好的一面,因為彼此看到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對方不好的一面,認為這兩個人沒有問題,將來一定會結婚,成為夫妻。這裡不是說他們能不能成為夫妻?問題是一旦發現對方有什麼缺失,有一些什麼沒有明白的,彼此告訴對方,本來感情那麼要好,忽然間兩個決定「分手算了!」這是為什麼?因為表現的行為,在緣境中生起的現象,引發彼此的猜疑,本來很好而結果卻變成不好。

有些人習慣上酒吧,或在 KTV 卡拉 OK 這種環境,本來是一對男女朋友,自然而然的出入這些地方,不覺得怎麼樣。同樣這地方,男的或女的不是同時一起去,或是男的先去,結果被女的發現了;或者女的去被男的發現了,這當中也許會傷感情,雖然平常兩個人認為去這地方是理所當然。

假使你一個人去,一定有別的朋友,就有了這種不好的想法,這就是同樣的緣境,可是關係到「情感產生的作用,生起不同的想法」,使原來所謂的好,反而變成不好。其實緣境沒有變,而是個人的分別。所以緣生,講「生起因」就是因為「緣」,同樣的緣可能發起、產生的這種現象,跟原來覺得很平常,反而因為什麼事而產生問題,那是緣境所發起的。

談「生起因」,在佛法裡幾乎到處都有,千萬不要把「生起因」當成十二因緣法,因無明而生起,既然是無明會生起什麼?因為無明要緣識,要認識了什麼?無明才會生起。可見無明本身是因不是緣,經過認識,反而這個認識才是緣,所以「生起因」是緣生因,千萬不要把它弄錯了。

5.攝受因──這名詞容易造成「因為我去接引他來學佛,所以怎麼樣?」不是這種行為!「攝受因」是什麼?「攝」是一種取的意思,「受」是感受,從感受中去獲取而發生的因,叫「攝受因」。

一個人不一定有所謂的善心,到處布施、供養做善事,可是在某種情況之下,別人發生了意外,現場的情況讓他覺得可憐,需要幫助,當下產生一種惻隱之心,就會去做善事。可見是從個人的情識作用的感受而生起去做善事,這叫「攝受因」。

我們不說「這個人有善根,我來度他學佛,不度他學佛很可惜!」不能用這種方式,因為這是完全依個人的一種情感表現,是從這種感受中發起的。所謂惻隱之心要發乎自心,或發乎內心,這就是一種攝受的情況。有時從文字上,很容易影射其他的名相、法相,因為「攝受」的本身,就是一個法相的名詞,這個名詞在經典上大部分是講四攝法,而四攝法如果搬到「攝受因」一起講,那就亂了,也就是完全錯了。因為談因緣法是探討它的因,也就是探討它的原因是什麼?一定離不開有自己的我在裡面。

所以我常說,學佛的人常常忘了自己的我,或者是法,或是時間空間,涉及的一些人與事的問題。如果把那個我放在一邊,去看佛法,真的對人一無是處,不能說「攝受因」談四攝法,應該怎麼樣?要瞭解「攝受」,如果本身沒有情識作用產生,不可能產生所謂的惻隱之心。這個人好可憐,好可憐是從內心的一種情感作用而發起的,也就是五蘊一個受蘊的問題,受蘊是來自外面的色心相應,完成色蘊才會有感受。也就是必須要有一個現場,當下看到什麼,這時候才會生起,這種生起的因就叫「攝受因」。

6.引發因──與前面的「牽引因」是不相同,因為談牽引因,是不相同的法義,一個原因而引發現在的因。這個引發因,是直接了當所發起的一個因。像美伊戰爭,就是美國跟伊拉克的戰爭問題,就是一個引發因,什麼引發因?好像是為了石油,另外又有更多的說法,伊拉克有生化武器,也有殺傷性的武器,因為聯合國怎麼樣去制裁,怎麼樣都不行,而引發戰爭。可是還會發覺,這個美伊戰爭中有多少引發因?從開始、過程到結束,很明顯發現什麼叫做引發因?不同的時間空間,表現不同的行為,它絕不是一個相同的行為,在相同的時間就完成了,因為這個引發,是一個很難去把握的,是一個千變萬化的。

像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會產生畏懼感,認為不好吃,假使有什麼專家說,這個東西的營養價值如何好,很可能就改變原來的畏懼,會產生一種引發因,因為對身體的健康有幫助。再說人生病,不會無緣無故生病,他一定因為什麼事情引發而生病,這都很容易去瞭解,所以引發跟牽引,是完全不相同的。不要用一種牽強附會,用自我意識去看問題。

7.定異因──「定」是肯定了的,「異」是差異不同的,這是文字的解釋。這個定異好像彼此很矛盾,為什麼?既然肯定了,為什麼要有差異?既然有差異怎麼去肯定它?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為這名詞來自梵文的翻譯,原有的法義是「定」是肯定的,「異」是差別的,這個要用什麼方式去看?

善與惡的關係,說善其中也有不善,惡其中也有不惡。如果說「定」,雖然是肯定,其實裡面還是有差異,是很明顯的差異嗎?其實也不一定,有些人喜歡逛百貨公司,是不是逛百貨公司的人,就一定喜歡買東西?這就很容易分辨,有的人每天不到百貨公司去逛一逛,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事沒有做,這是肯定的行為,是不是一定到百貨公司,就非買東西不可,這就有其差異;或是說到百貨公司是大家都可以肯定的一個行為,是不是都會買東西?那不一定。

可見「定」跟「異」的涵義,就很容易辨別。同樣一個喜歡買東西的人,是不是天天都到百貨公司去逛,那也不一定。所以「定、異」兩個字,好像成為一個名詞,去看它的成因,千萬不能說定因還有異因,或異因然後還有定因,不是這麼講;也就是在肯定之下有其差異,在差異情況之下,還是有肯定的,或是不一定的這種事實。

以煩惱而言,煩惱一定是不自在,這是肯定的,有什麼差異?煩惱的內容是有差異的,眾生所煩惱的,幾乎都是為自己煩惱,佛菩薩的煩惱,他不是為自己煩惱,同樣都是煩惱是肯定,可是它的內容不同,因為佛菩薩是為眾生而煩惱。

若以正在修菩薩行的修行者來說,在定異的因上面,怎麼去看?菩薩有十地,前面的四地從初地到四地,是一個變化的,雖然完成了初地,隨時會退失,甚至完成了二地、三地,都會退失,進入到四地還會起變化,要完成四地就可以肯定了。可是這種肯定,只能說有菩薩的因,因為菩薩的因分十個等位來說,有三個不同的階段,這中間還有其差異。以等覺菩薩來說,初地到四地也是等覺菩薩,四地到七地還是等覺菩薩,甚至八地到十地,也可以稱之為等覺菩薩。因為初地到十地,都叫做等覺菩薩,這種等覺是肯定,雖肯定了他是菩薩,但到達哪種境界還是有其差異。

如果以佛而言,佛的願有願力世界,佛的世界是肯定的,可是他的世界內容是不相同的,像極樂世界、琉璃世界都不相同。娑婆世界的願力世界是誰?是釋迦牟尼佛,所以說肯定有其差異,差異中間還是有其肯定,這種因叫做「定異因」。

8.同事因──把「同事」當成是在公司裡面,大家一起同事,看得太小了。「同事因」是一種共識的問題,所謂建立起共識,關係到有相同的事,以病毒的問題來說,這個病毒是整個台灣地區所發生的問題。如果跟我沒有關係,可以說就談不上同事因了。如果面對病毒的發展,解決的方法彼此不能夠建立起共識各搞各的,最後可以說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所以同事,是共同的一個事情,或是一個事物,建立起共識完成的一種因,就叫做「同事因」。千萬不要把同事當成同一家公司,或在同一個工廠,或在同一個什麼店裡,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

因為所謂的「因」,是關係到或涉及到「同」,就是一個大體,不是一個小的範圍。「事」是一種事物,這種事物關係到什麼內容?在共同相關的事物中去發現問題。

在台灣,所生產的農產品,如果沒有經過衛生單位做檢驗,即使是台灣的農產品,也很難去信任它。可是進口的農產品,一定會經過衛生單位檢查,就很容易發現,這些農產品有沒有問題。跟同事因有什麼關係?如果在台灣,本地生產的農產品,不經過衛生單位檢驗,反正各搞各的,查到了再說。沒有查到,就有所謂的農藥過度,或是添加物過度,或什麼東西過度?甚至像現在的水果蔬菜在施肥時,會在肥料中加一些什麼東西?其實,水果也好蔬菜也好,所有的農產品也好,這些相同的事物,是關係每一個人,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自我利益的認識而已。

講「同事因」,是建立在共同的認識上面,關係到,像健康的問題,這都涉及到所謂同事,所以同事在《瑜伽師地論》裡,以唯識的觀點來看,就是在一個大前提之下,怎麼去認識、了別,然後才能肯定;這就涉及到,不只是一個部分的或是大概的,不是這種現象,是一個整體的利害關係所發生的因,就叫「同事因」,就比較容易瞭解。

9.相違因──談到「相違」,後面還有一個「不相違」,談到相違,就必須瞭解,《瑜伽師地論》是唯識的論典之一,唯識離不開因明,其實談十種因,就等於明瞭那個因,「相違因」不是一個單純的相違背而已,為什麼?於有為法的相違背,無為法的相違背,有漏法的相違背,無漏法的相違背,還有自相違背,這都是一些相違的。講相違因就是相互之間產生一種對立,不能融和的,都叫做「相違因」,尤其在唯識學談到相違,是關係到相。譬如法相,法相是一種自相,它相不相違?法相的自相,產生相違的因。在因明學裡有這種記載,它說立宗就是立一個宗旨,說「聲」是常性,可是它的原因要建立在什麼?必須要去撞擊它,它才會發聲。既然肯定聲有常性,應該這聲音永遠都在那裡響,為什麼還需要去撞擊才會響,「因」成立了,可是於宗旨就相違背了,所以這相互之間產生一種違背的現象,叫相違因,也就是彼此不能融洽。

以學佛來講,我們常說學什麼最好?其實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就已經相違了,學什麼最好?其實契合,說是最好,就不相違嗎?還是相違,為什麼?相契相應還得看是某一個人,因為每一個人他都不相同。有的人念阿彌陀佛念得很順口,可是叫他念別的佛號,就沒有辦法,這個叫做自性相違。

在台灣也有人提倡念《地藏經》,說是《地藏經》功德最大,沒有錯,《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印可、認定的一部經典,可是於人而言是相違的。為什麼?因為《地藏經》所說的一切的苦相是在地獄裡不是在人的世界裡,談《阿彌陀經》好了,如果說《阿彌陀經》最好,若不能融和,相契相應,造成的是相違因,為什麼?描述極樂世界是對極樂世界的環境所說的經典,說它如何的好如何的珍貴,尤其在極樂世界,沒有業的感報。不要忘了,現在是在人的世界,可能就會發生問題,發生什麼問題?《地藏經》是說地獄的情況,《阿彌陀經》是談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為什麼有的人贊成《地藏經》?而大多數好像不太喜歡。大部分的人又特別喜歡《阿彌陀經》,這個又怎麼說?還是要瞭解,不只是《地藏經》、《阿彌陀經》,什麼經典都一樣,為什麼要強調是能夠不相違背都是對的,怎麼才叫做違背?喜不喜歡它,條件適合、不適合。

談學禪,很多人談禪淨雙修,尤其從永明延壽禪師開始起,強調禪與淨雙修。可是很少人去發現永明延壽禪師,因為提倡禪淨雙修,結果把一個宗派完全在他手上就喪失了,就毀掉了。為什麼?因為他忘了相違因的問題?!

禪,是肯定的要去懷疑、要去探討,淨土,肯定的是要絕對的信、照著去做,想一想這兩者怎麼可以融和在一起,怎麼可以共修?我以前常說究竟是上午修禪?還是下午修淨土?還是下午修禪?上午修淨土?如果不固定是上午或者是下午,每一天想修禪就修禪,想修淨土就修淨土,就等於在那裡一天到晚跟自己作戰。為什麼?最起碼會想到一個問題,在某個時刻,在修禪,假使在修禪時,剛好一個意外發生,死了,那個時間剛好正是不修禪而轉變修淨土的意念,究竟怎麼辦?所以說,一門深入絕不可以成為什麼都修什麼都去作,因為談到十大學派只是一些知識經驗,一些道理方法,真正在個人的修養,只能「一門深入」,絕不可能腳踏兩邊船,如果是用那種方式,最後自己會掉到水裡面淹死。為什麼?不可靠,它本身就相違背。

為什麼談相違後面要有一個不相違?其實相違、不相違,能搞清楚一個,幾乎都會知道問題在哪裡?通常大家把相違當成不相違,可能不相違?其實就是相違,問題在哪裡?是一個因的問題!對這因不明瞭,只是在那裡作行為過程的,認為就可以得到一個結果,如此而已。我有時候,在介紹佛法時,總會提到一些問題,很多人就會責備,這老和尚為什麼盡講是非?說這個做什麼不好,那個做什麼不好,要做什麼最好?只要不相違背,能夠相契相應,能夠融和、能夠無礙,都是對的。否則相違背,的確就像一個,不喜歡吃辣椒的人,硬要他吃辣椒,最後他會活受罪。

10.不相違──有什麼樣的情況是不相違的,我剛剛講相違裡面已經透露了一些不相違的因,真正所謂的相違,比較容易把握,不相違反而容易搞錯。以看電視好了,有些佛教徒,自認為是修行人,就會說看電視浪費時間,增加更多的妄想雜念,不要看,認為這是不相違。電視有佛教的頻道,還有其他的頻道,節目裡面有很多的知識經驗,很多的資訊,很多現代新東西的介紹,同樣是看電視,就看取捨的問題,如果有幫助的,其實不要看它表現什麼?我常講一些這麼的話,有一些學佛出家以後,總是在放逸懈怠中過日子,我就會鼓勵他們不妨去看看,高僧傳記。有一些人太過於冷酷,有一些人太過於自私,我會鼓勵他們,不妨去看看電視裡面,一些比較感性的一面。有的時候,看到這一些,尤其是住道場的常住,身體健康、四肢健全,頭腦也不壞,可是就是懶惰成性混日子,我就會鼓勵他們去看看那些殘障者,怎麼過日子。

從這中間,都可以達到不相違,不要一定,什麼是好就肯定,什麼是不好就肯定了,不可以用這種方式。這裡談十種因的明瞭,怎麼認識、怎麼了別,而後肯定,不要只是在文字上,去解釋佛法,一定要知道它的成因,這是談因緣法則,是《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