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問
請問佛法對因果是怎麼說?
師答
佛法中一因一果是基本理論,事實上,因果現象不只是一因一果,有時一個果的完成是由許多的因結合而成 (多因一果)、還有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最難找出其究竟之因,在世俗而言,就是一種無奈。佛法是要我們去認識瞭解問題,從中去發現一些什麼,依佛陀的道理與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瞭解事物,甚至平常疏忽不注意的,也能顧及而使之清楚明了,所以學佛是在學智慧。
我常強調,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不是把佛法當作武器,去打現實生活的敵人。一般人常常遇到問題,都只急著找答案,而不深入問題,結果獲得了答案,卻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因為答案的本身,尚有問題存在。佛法是分析問題,不是一味的找答案,問題發生時要去分析,找出癥結,找出平常不注意、想不到的,這就是在學智慧。
只是在佛法中有了智慧,還要有定力等條件,佛法說要學戒定慧三無漏學,因為如果三者都具備了,則以「戒」而言,即使有犯的機會,就不會再犯;以「定」而言,於亂之中,就能保持冷靜,心平氣和;以「慧」而言,則所造作必更圓滿。只是欲達此目的,必須對經典有正確深入的瞭解,不能只有概念的認識。
比如《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意義如何?究竟說些什麼?首先,必須要找「有所住」,所住是什麼?有什麼?先要知道「有所住」,才能進一步達到「無所住」。先知道心念裡有什麼事,什麼現象問題,把這些「有」找出來,再進一步去探討研究究竟真象,其中有善、惡、無記等,假使原來的「有」是壞的,如煩惱,一旦從中認識、瞭解而得清楚明了,自然就不煩惱了。為什麼「應無所住」後面還講「而生其心」?其道理就是針對這個「有」而去生起,不是針對「無」。因為「有所住」才會有問題發生,所要生起的心,是去探討這些「有」。所以看經文,其究竟說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像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要能把握這個「有」才能圓滿,而一般卻很難把握這個「有」。欲明了「應無所住」的意義,不是在「無」字下工夫,而是要在「有」著力,如果「有」都清楚了,當然就能突破「有」了。「無」在佛法中說是「有」的突破,或者說不一定。所以,「無」不是指沒有,一般誤把「無」當成沒有,當成相對「有」的「無」。
又如佛法中講「非」,並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當認識瞭解以後,有所發現,這時所發現的便不同於原來的「是」,這種不同於原有的稱之為「非」,不是相對論的「是與非」。佛法中運用智慧,是從相對中突破,而顥現出絕對來。比如煩惱,煩惱的相對不是菩提,突破煩惱後的現象才是菩提,當煩惱來時,明了清楚了煩惱的內容,進而突破它,當然煩惱就不存在;那就是突破了「有」顯現出「無」來。只是有的時候也不一定能突破,如搖搖頭,算了吧!也可以做到不受影響,但煩惱依然存在,這種現象也是「無」,這種「無」便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