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學佛心路歷程

學佛心路歷程 | 菩薩行道之踐履──從做義工開始 (文/淨名)

113-01-03
分享

接觸佛法時,道場師父說,學佛要解行並重,不妨從做義工開始。雖然當時還沒有什麼佛法概念,尚無「解」可言,但還是聽從了師父的建議,從「行」先做起,擔任了道場義工,出坡領執事,以至今日。在做義工過程中,的確可以從人與人、人與事當中,去體悟佛法中所說的道理方法,卻也曾一度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而起衝突,甚至蒙生退心。如此一來,原本是要積功累德的,卻變成了火燒功德林,甚至成為做了善事卻又後悔的「阿修羅」。

究竟擔任義工要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圓滿?剛好在白雲老禪師的著作《老禪師的話》裡有提到一些相關內容,於是趁此機會研讀探討,從當中獲取正知正見。

解行要並重


在《老禪師的話》〈知識與修養〉一文中,白雲老禪師提到:「學佛法的行者,固然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和於現實生活,經歷事務的體驗,完成落實的修養,則無異於紙上談兵,不可能表現出成績的饒益性。」這段話正說明了為什麼當初學佛,道場師父要我們解行並重,從擔任義工開始做起。

這段話也讓我想起曾經在上佛學課程時,有一位居士學員提出希望教授師能給他緣境,以勘辨他的心性,當下內心不禁浮現一句話:「何不來當義工呢?哪裡會怕沒有緣境讓你去磨練心性?」這個現象大概也是老禪師會說出上述那段話的原因。

對於初發心學佛的人,老禪師鼓勵我們:「雖然,學佛行者,初發心,不一定能行慈悲;但是,從『仁』下手,日久常習,仍舊可以入達『慈悲』。……一念之仁,若能持之以恒,得成功德。進一步,若能提昇,則可以見道。如果,增上而不稍懈,則必能圓具大慈大悲!」(引自〈菩薩心性〉)學佛行者初發心,如果能從世間法的仁慈悲憫上下手,慢慢從週遭的親朋好友擴展到其他人,持之以恒,仍舊可以入達菩薩怨親平等的慈悲大行,而做義工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菩薩行道──四無量心


只是,菩薩心性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慈悲乃至喜捨這四無量心呢?老禪師以下這段話不僅說到核心之處,更是讓我心有戚戚焉:「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展現,決定必須突破自我意識;人,所以太過『自我』,只緣不曾修養四種屬於菩薩心量的功德。」(引自〈菩薩心性〉)

老禪師解釋自我的形成原因:「依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計量人或事所發生的問題,表現自己的看法,強調自己的觀念。」(引自〈計量理論〉)這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強烈的執著自我,而計量於人、事,以至這個世界,確然是完全的自私者。

在未學佛以前,人都是依於眼見耳聞為憑,以自我為中心,在看到聽到後不假思索,立刻做出反應,這樣的結果,往往不是傷害到別人,就是傷害到自己。學佛的人是以覺悟為前提,目標就是在學習如何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於此必須要有道理方法來幫助我們,在佛法中就涉及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關於此,老禪師曾在演講集《開拓新的思路第1册》為我們做深入的剖析。

談到「慈悲」,說拔苦與樂,不只為別人拔苦與樂,也要為自己拔苦與樂,因為菩薩行道自利利他,唯有對自他皆能拔苦與樂,才能真正做到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

但是老禪師又讓我們翻進一層去思惟,如果不去造作苦的因,又哪裡需要拔苦呢?如果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來就很快樂,還需要拔苦與樂嗎?

「慈悲」是實際行為的表現,「喜捨」則是內在之心態。「喜」是行慈悲的時候,能否以歡喜的心態去表現?於人,不自私自利,於己,當業報來時能不能歡喜承受。

「捨」是對別人饒益功德的計較與執著要捨掉,對自己的「我」也要捨掉。會計較執著就是因為有我,如果能夠把這個「我」放捨,計較執著就不會發生。這個「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捨棄,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

這也呼應了前面老禪師所說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展現,正是自我意識的突破,而人之所以太過自我,就在不曾修養這四種屬於菩薩心量的功德。

行菩薩道,不是口號,發菩薩願,須要實力


對在家學佛的人來說,做義工是踐履菩薩行道四無量心,從而突破自我意識的一個法門。禪宗祖師大德說:「十字路囗好修行。」在道場擔任義工,面對諸多人與人、人與事的問題,要如何圓滿化解,才能使任務達成,正是展現智慧與修養的時刻,乃至是願的實踐。

《老禪師的話》〈希望不是妄想〉一文,白雲老禪師提到:「願的對象是自己以外的他;屬於利益他人的一 種行為,其行為自始至終都是付出,不計代價,也就是奉獻與犧牲。」

世間法的犧牲奉獻,有時候是有目的性的,例如幫助弱勢,卻在媒體大肆曝光,完全不顧及當事人之感受;有時候是愚魯的,例如看見有人溺水,自己不會游泳卻奮不顧身跳下去救人,結果自己反遭溺斃。這樣的行為,不是傷害到別人,就是傷害到自己。

如依前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行為與精神內涵,就可以發現,在擔任義工出坡作務之時若能把握其要領,則不僅是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其中沒有自私自利,而能歡喜承受,如此對人與人、人與事,能做到皆不造成傷害,則可謂到達了佛法圓滿的境地。這也正是老禪師在〈菩薩行道〉一文所說的內涵:「無緣慈、同體悲,喜捨必須是功德;於自他悉皆饒益,是奉獻之道;具『無量』義諦的『願力』,圓『究竟」價值的『修養』,絕非『犠牲』即可以的行為!」

個人在剛開始學佛,對「解」尚未清楚的狀況下擔任了義工,卻也曾一度因衝突而蒙發退心,在這中間體悟到了道理方法之重要性。固然,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和於現實生活,經歷事務的體驗,完成落實的修養,則無異於紙上談兵;但如果不知道理方法,只是魯莽而行,一味地表現強烈的自我,同樣無法發揮價值,使眾生能夠享有實質上的饒益。

誠然如老禪師所說的:「行菩薩道,不是口號,發菩薩願,須要實力。」不是口號,要去踐履;須要實力,則靠修養。從《老禪師的話》及相關著作,個人獲益良多,從中也發現,行於菩提大道,個人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自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戮力依循老禪師的話而踐履。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