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報導 | 假日佛學課程:四念處、持經淨業

112-05-08
分享

岳山法雲禪寺每月固定開設假日佛學課程,接引大眾信佛、學佛。112 年上半年 5 月份假日佛學課程,於 7 日分別禮請義法師及住持願法師講述「佛法要義 / 四念處」及「金剛經研討」並靜坐止觀,靜慮思惟解脫之道。

上午「佛法要義」課程探討主題「四念處」。智義法師表示,「念」是自我的意念,有四種不同的所在,這個所在即是「處」;四念處是說身、受、心、法處所起的意念。

現實生活中,於身、於受、於心,往往我們是依於自己具備的修養或知識經驗,而去表現自我意念;法念處則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來熏習意念,使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原來可能造成的缺失,因為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幫助調理,使缺失愈來愈少,愈來愈圓滿。

從意念的修養調理,才能表現利益的那一面,亦即要把佛法融合在現實生活中間,使它成為力量。四念處是一種方法、一種道理,照著做,就可以得到修養。

完整課程影音:
佛法要義 / 三十七道品 1 ─ 四念處 (智義法師主講)

‧‧‧

下午「金剛經研討」課程,智願法師解說《金剛經》第十五〈持經功德分〉及第十六〈能淨業障分〉經文法義。

智願法師表示,〈持經功德分〉非在校量財施及法施二者功德孰大,此中法義係指在布施時,若能以無所住心行於布施,將可成就不可稱、不可量、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例如吾人於道場擔任義工,若不學佛,往往依自我意識行事,形成個人僵固法界,容易和他人起衝突而有缺失,饒益功德有限;如果學佛聽聞經典,了知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道理方法,依之調理自我,不計較執著,圓融圓通而成就其事,不惟修福,亦是修慧,自利利他,其饒益功德必大於前者。

復次,第十六分經文:「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師解釋,吾人前世所做罪業原本果報應墮惡道,後因聞經修行,調理自我,今世還得人身,雖仍不免為人所輕賤,實已是重業輕報之結果,這也是學佛的好處,依於修養,重業可以輕報。

花絮照片: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