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師恩 | 眾裏尋他千百度 (文/淨乘)

112-05-09
分享
(民國 99 年 9 月 18 日,白雲老禪師圓寂前於台北講堂做最後開示)
(本文獲佛弟子協會第二屆禪的智慧心得寫作徵文比賽「特優獎」)

雲老禪師演講集《開拓新的思路》(第一冊),書中多所談及,人往往以眼見耳聞表現出自我意識去計較、執著,而無法認識、了解問題,從當中有所發現。這種因自我意識所帶來的無明、煩惱,除了發生在日常生活外,亦曾造成個人於學佛道上,走過崎嶇之路。

這段學佛心路歷程彷若南宋詞人辛稼軒詞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所描述之情境,卻早已預示於雲老禪師泅游禪海多年的經驗智慧語句當中,只可惜在每逢關捩處均未能及早覺察而當面錯過。所幸在追尋佛法的過程中常不忘雲老禪師言教身教風範,最後終能明了學佛真正目的所在,乃至運用於現實生活中。

本文從陳述個人學佛經驗并及閱讀雲老禪師演講集《開拓新的思路》(第一冊) 心得當中,將個己追尋佛法之過往歷程與雲老禪師書中描述的學佛現象相互扣連以為分享,以茲感念及緬懷雲老禪師這位大善知識之教誨。

一、佛教不僅是祈福儀式,還有道理與方法

故事從小時候說起。年少時每至農曆新春歲首,父親總會帶著身為長子的我,來到市區著名廟宇為全家祈福。父子二人長跪觀世音菩薩像前,由尼師在旁帶領諷誦經典。雖言諷誦,實僅尼師一人獨誦。父親識字不多,時尚年少的我,面對文言文經句亦頗感陌生,勉強做到隨文翻頁已顯吃力,遑論讀誦乃至深解義趣。好不容易翻完整本折裝經本,忍著早已酸麻的雙腿,終於完成開春重要祈福大事,父子二人心滿意足回家。

這是個人最早接觸佛教的經歷,亦是初識佛教時僅有的認知──祈福儀式。逮後來學佛才發現這只是佛教的一部份,適如雲老禪師於演講集〈認識佛教與佛法〉文中所說,以整個佛教精神而言,除了祈求、依賴外,其實還有更多的道理與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只是一味地依賴、祈求是不可能得到解脫的,要有佛法才可以;而在所有的宗教當中,也只有佛教才有佛 (覺悟) 法。

惜乎早年與佛教因緣僅止於此,於明了佛法義趣這件事當面錯過,在爾後的生活裏,並未從這樣的祈求、依賴當中得到真正利益,有的只是一時的心靈安慰爾。

二、修行是在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為

(民國 97 年 2 月 9 日第三次護摩法會之夜,白雲老禪師於菩提寺大客廳開示)
時隔二十餘年後,逮民國九十七年因緣際會參加千佛山菩提寺於新春舉辦之第三次古梵密護摩大法會,方有機會深入接觸佛教道場。猶記法會期間適遇強烈寒流襲臺,其中一日晚間,大眾齊集大客廳恭聆雲老禪師開示,眾中有人提問:「學佛者應如何修行?」對此題目,個己亦深感興趣。雖是初次見到雲老禪師,於其言行風範當中可感受到這是一位大修行者,若能聆聽其所言大道理,定能獲益良多,猶如習武之人能得武林高手點撥一二,功力自能大幅提升。

詎料,雲老禪師的回答卻很簡單:「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身口意的調理下手。」對時仍為學佛門外漢的我而言,聽聞此回答帶來相當大之震撼。於個己刻板印象當中,修行應該是參禪打坐 (其時亦尚未明了參禪打坐的真義為何,僅是在相上打轉) 或是誦經才對,為何大善知識口中的修行,卻僅是如同公民教育課本般的答案,只是在行為上做修正而已?難道沒有更多的秘訣?

心中雖有疑情產生,卻也因為如同雲老禪師於演講集〈禪的智慧〉文中所述,在面對問題時,僅依眼見耳聞表現出自我意識,認為修行應該如何才是,有所計較、執著,而未能去認識、了解,當然也就不可能從當中有所發現。

爾後在道場師父的鼓勵下,開始接觸佛學課程,逐漸對雲老禪師的禪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隨之而來的自我意識,卻又讓我在學佛道上走向了岔路。

三、學佛要多看、多聽、多問

雲老禪師在講演集中曾多次探詢現場聽眾:是否發現其所說佛法和其他師父引經據典的方式不太一樣?是否認為他所說的不是佛法?個己於學習佛學課程一段時日及研讀雲老禪師著作後,確實開始產生如是疑惑:上課題材似乎鮮少以經典為主,而即使是講述經典的課程,卻又並非逐文解說,這些內容難道真的是佛法嗎?

雲老禪師於演講集〈認識佛教與佛法〉一文中提到,進入佛法要具備三多──多看、多聽、多問,於此三多之下,就可以蒐集更多資訊去比較,而得到所需要的。此「三多」法門散見於雲老禪師諸多著作當中,雲老禪師曾多次提及,於是秉承「三多」法門教誨,個人帶著疑情開始向其他法師所闡述的經典當中探尋佛法真義。

曾經聽完整部《楞嚴經》與《楞伽經》經文的逐文釋義,也曾聽完整部《金剛經》關於「假有」、「性空」與「空性」的哲學闡述,以此回應當初自我意識的想像,彷彿聽完整部經典解釋以及哲理的探討之後,便能發現佛法真實義,從而獲得下手處。詎料,卻還是一樣的迷茫,於經文及哲理上探討後的結果,竟仍不知如何入手,才能真正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四、佛法要能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演講集〈禪的智慧〉一文提到,當吾人在面對問題時,不要只是去計較、執著,而是要去認識、了解問題;若只是計較、執著,是在找答案,不可能化解問題。同文復云,佛法不是限定我們這樣可以,那樣不可以,而是說為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

個人在尋覓佛法的過程當中,一直以來,正是以自我意識在計較、執著,認為修行應當如何如何云云,希冀得到一個正確答案,卻從未認真去認識、了解,忽略了雲老禪師曾說過:「如果佛法不能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則毫無價值可言,也就是於眾生沒有饒益性。」

經一番向外尋覓而無斬獲後,開始有了省悟,乃回頭重新認真研讀雲老禪師著作,於中有了諸多新的發現,建構出個人對佛法的重新認知與了解,更重要的是,確實可運用於現實生活中。

於初接觸雲老禪師佛法,雲老禪師即一再從人為何會造成煩惱的原因為出發點,告訴我們要面對問題,去研究、分析、認識,而後化解問題。雲老禪師甚至提出一個可以幫助吾人自我檢測的「學佛方程式」:當起心動念時,不要只是去計較、執著,必須進一步去認識、了解,而當有所認識、了解的時候,還要回復到原來的計較、執著,看看改變了多少,發現計較、執著慢慢減少。如果能夠這樣發現的話,可以說就是在學佛了。

雲老禪師從來所說佛法,不正是的的確確告訴吾人修行的下手處,乃至還有自我檢測的學佛方程式?此外,雲老禪師尚有一套從色塵、法塵、色法、心法、以至色受想行識五蘊完整作用的理論論述,以及如何依據此中道理,運用想行之間加大距離,從想、非想、到非非想等方法來調理五蘊的心地發明。

以大乘佛法的角度而言,學佛行者還要行菩薩道,做到自利利他,雲老禪師解釋這就是他常說的不傷害他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饒益功德。而欲達到此成果,則必須先培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放捨自我的前提下,起歡喜心、平等心,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都能拔苦與樂,才能做到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不僅如此,尚須以「六波羅密法」(統攝為戒定慧三學) 為依歸,於布施、安忍、持戒中做到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當然這就需要精進的修養,並以禪那為判斷是否正當,而以智慧為條件達到圓滿。

上述這些內容完整揭示吾人學佛修行,如何先從自我意識的計較、執著著手,慢慢從中突破、提昇修養,化解問題、煩惱,而後臻於自利利他,不傷害他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圓滿成果。在了解這些道理方法後,再回過頭研讀思惟經典,竟對法義也有了一番新的理解,而不再僅是於經句文字的表面上打轉。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至此方發現,原來個人自學佛以來一直想要尋覓的修行法門,其實就在初次接觸佛法時所親近的那位大善知識人生九十載的觀察與體驗心得當中,慶幸自己雖四處尋覓,卻未曾遠離過。

演講集編者跋文〈自清涼而無礙〉中一段話云:「乍看似與所謂的『佛法』無關,卻是一位曾經『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的禪行者,在八十多年的出家歲月裏,日夜咀嚼如來法義,與之融為一體後的懇切心要。」復云:「老禪師深知佛法,不該只是囹圄在自築的藏經閣樓之內,也不應是一堆佛教名相的堆砌,更不是依文解字表面的定義;而是能夠融通、運用在實際生活裏,能真真實實地替我們消除煩惱、化解問題。」這段話正道盡了個人學佛以來,所經歷的崎嶇之路。

五、平常心是道

除了認清學佛修行方向外,於禪的認識亦有斬獲。

在研讀雲老禪師著作過程中,常見雲老禪師喜歡人家叫他「禪師」而非「法師」,然而亦如雲老禪師於〈禪的智慧〉文中提到,在臺灣,他雖自稱禪師,卻很少跟大家談禪,但也從未離開過禪而說法。此中真義究竟為何,亦曾造成個人疑猜,畢竟個人於佛法中特喜禪之風格,於認清學佛方向後,乃更進一步向禪的世界探索究竟什麼是禪。

禪宗自唐宋發展以來,深深影響中國文化迄今,即使未曾學佛之人,亦對諸如初祖菩提達摩、六祖惠能等故事耳熟能詳。在未能深入認識了解的情況下,往往會將茶道、花道,乃至布置典雅之生活風格,皆謂之為禪,個人未學佛以前,正有此不正當之認知。逮研讀雲老禪師關於禪之解說,明確指出,禪關係到我們生與死的問題,是了生脫死的法門,絶不是拿來做為附庸風雅的休閒、消遣,乃至閑人雅士的生活,改變了個人對禪的錯誤認知。

禪不是休閒生活,那麼禪宗流派與公案等,應該與禪有關係,為何卻也少見雲老禪師談論?莫非真如雲老禪師所言,自稱禪師,卻很少跟大家談禪?

讀了演講集〈禪宗面面觀〉,於此終有所認識與了解。雲老禪師表示,禪宗跟我們學習修養的禪法,並無絕對的關係,禪宗僅是流派的區分,其表現出來的精神才是禪法。原來雲老禪師所謂「很少跟大家談禪」,係指鮮少談論禪宗的傳承法脈與家風,而「從未離開過禪而說法」,指的則是禪法而言。是故雲老禪師在「禪宗面面觀」的演講當中強調,題目雖為「禪宗面面觀」,重點實則著重在禪法方面的探討。

那麼究竟什麼是禪法呢?「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禪是佛法的一部份,正是前述個人所體悟的學佛修行道理方法,從自我意識的計較、執著著手,慢慢從中突破、提昇修養,化解問題、煩惱,而後臻於自利利他,不傷害他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圓滿成果。換言之,依於自己的修養,將知識經驗累積起來,且能加以運用,發揮其力量,此即「平常心是道」,從自心中流露,發揮禪的智慧。於此中能對禪的問題去聯想、探討、深入其境界,做到不傷害別人也能保護自己者,即是真正的禪師。

眾裏尋他千百度

回首個人學佛,從年少時對佛教僅是祈福儀式的認知,至後來依自我意識認為學佛修行應該是什麼不是什麼,卻從未去探討為什麼是,為什麼不是,以致尋尋覓覓走過許多崎嶇之路。所幸再回頭從初次接觸佛教即遇到的大善知識雲老禪師教誨中,明了了什麼是學佛修行,以及如何運用於現實生活當中,洵然對於個人未學佛以前所計較、執著的人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改變,乃至對自己一向興趣所在的禪,也有了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禪門云:「欲明心見性,須先修心養性。」在未來面對諸多色塵緣境所帶來的問題與困擾中,如何去化解它,相信依舊會是一段「眾裏尋他千百度」的過程,只是當有了道理方法後,相信也能秉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法義教誨,在放捨自我的前提下,起歡喜心、平等心,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都能拔苦與樂,朝向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哲人日已遠,典範在夙昔。雲老禪師雖已捨報,所傳承留下的佛陀法寶,能讓人深入法義,提升正見,開啟智慧,受用無窮。至誠頂禮感恩雲老禪師大善知識。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