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報導 |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佛學課程結業

111-07-18
分享

岳山法雲禪寺 111 年上半年佛學課程於七月份復課,17 日禮請智義法師及住持智願法師,分別講述「佛法要義 / 想、非想、非非想」及「金剛經研討」,並由智願法師帶領學員靜坐止觀 (聞思修)。

是日為期末結業日,適逢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教授師與學員於觀世音菩薩聖像池畔合影留念,緬懷並效法菩薩自利利他精神。


上午智義法師「佛法要義」課程,講述主題「想、非想、非非想」,指引學人如何突破原來的自我意識,而符合佛法所說之想、非想、非非想,最後使五蘊中自我的想沒有缺失。

法師表示,吾人五蘊變化作用,色蘊起了會有感受,之後就會去「想」。沒有學佛修行的人,色蘊一起,有了感受,緊接著依自我意識、自我想法立刻採取行動,中間沒有間隔,所感受所想的是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完全沒有調整的空間。

所謂修行,即是在想、行中間建立間隔,運用止觀的方法,改變原有的想轉變為「非想」。例如當煩惱來時,利用想行間隔,止於煩惱那一念的想,去研究、分析、認識、了解煩惱,而後能發現為什麼煩惱?煩惱什麼?可不可以不煩惱?此中即有許多的「非想」。此「非想」是從業的力量提昇到道的力量。若能再不斷突破,由不好的轉變為好的,使好的能夠更加增上,最後連道亦不執著,隨緣隨境、相應相契,所完成的即是「非非想」的境界。

完整課程影音:
佛法要義 / 想、非想、非非想 (智義法師主講)

‧‧‧

下午「金剛經研討」課程,智願法師帶領學員探討第十分「莊嚴淨土分」。是分首次談論到《金剛經》三段論經文「是⋯⋯,即非⋯⋯,是名⋯⋯」以及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悟道因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經句。

法師表示,一切事物圓融圓通,為方便溝通故,乃取假名。法原本無定法,因為人的分別計較執著,結成法界,而造成彼此衝突,煩惱滋生,如《楞嚴經》云:「此結若存,是非鋒起。」如果此結不解,熏成習氣,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如是循環不已,則無有出離之日。

六祖大師於此體悟一切事物原本圓融圓通,道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楞嚴經》亦云:「結解同所因。」煩惱由此而生,亦由此而解。若吾人於現實生活中,面對色塵緣境時不去分別計較執著,法無定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能轉物,不為物轉。

靜坐止觀課程,智願法師依《楞嚴經》解釋,「止」是「奢摩他」,先將意念止於萬物圓融圓通之自性;「觀」是「三摩缽提」,反照自己在原本圓融圓通的自性中,為什麼分別計較執著?分別計較執著什麼?能不能不分別計較執著?做如是止觀,才有機會發現一些什麼而能夠去調理修養。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