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報導 | 假日佛學課程:止於一念觀照菩提、淺談「阿毗達磨俱舍論」在生活中的實踐

110-10-19
分享

岳山法雲禪寺 110 年下半年假日佛學課程陸續開課,10 月 17 日禮請教授師智義法師與智揚法師分別講述「止於一念 觀照菩提」及「淺談『阿毗達磨俱舍論』在生活中的實踐」並帶領學員靜坐止觀練習。

上午「止於一念 觀照菩提」課程,智義法師解說白雲老禪師重要心地發明「止觀法門」二階段五步驟──「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及「觀照菩提,察覺、返照」。

法雲禪寺於假日佛學課程均安排有「靜坐止觀」,智義法師表示,靜坐的目的是在沉靜妄想雜念,但有個問題,外表好像有了靜靜坐在那裡的樣子,但內在是否真正沉靜了?沒有妄想雜念了?其中牽涉到止觀的內涵。

止是止於一念,於心所生起的任何一個意念,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依止其間。依止一念後,首先要研究這一念是什麼?為什麼有這一念?它來自何處?研究過程中難免都是自我意識,但不要緊。一念研究完成了,接著必須分析其中所有的內容,少不了有太多相對或少分絕對的內容,於此中進而去瞭解、分辨,加以比較,把與道相應,和生死有關的保留起來,把與道不相應,和生死無關的捨棄,完成謹慎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認識了。

前述資料比較後所選擇的結果,其成份難免是自我主觀的,必須加以沙汰,以智慧發現與道及生死的利益所在,若其結果毫無利益可言,則所起的一念必須毅然放棄,如果於察覺之後,確定是與道相應,和生死有關,其利益是可信的,則必須進而返照生與滅的現象,回復依止一念的生起。當意念生起時,照見生的來去;於意念生起之前後,照見滅的蹤跡。如此返照生與滅的現象,最後才能顯現菩提道果畢竟是什麼樣的現象。

‧‧‧

下午「淺談『阿毗達磨俱舍論』在生活中的實踐」課程,智揚法師先釋論題,阿毗譯為「對」,有「對向」與「對觀」二意:能對向於涅槃的是教法,教法所對向的是涅槃;能觀於四聖諦的是智慧,智慧所觀的是四聖諦。《論頌》中提到「淨慧隨行名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學佛最大目的在求得解脫,無漏慧是奉行佛法者所應追求的唯一標的。

欲觀四聖諦,需先了解一切法的內涵,《俱舍論》將一切法統攝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以及無為法。是日課程先就色法之五根、五境探討,五根是眼耳鼻舌身,五境指色聲香味觸。學習《俱舍論》,可從色法中了解人的需求,透過五根五境重新架構,分辨自己及他人情緒,達到不起煩惱的方法。

例如吾人常以膚色為他人貼上標籤,學習《俱舍論》會明白這只是色法的一種,以膚色待人是不理智的偏見。進而發現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均為塵境所束縛,驅使吾人於樂受之境生起貪欲心,於苦受之境生起憎惡心,而造身口意三業行為。

四念處修行方法中的「觀受是苦」,受是領受。當根塵相對,接受不愉快的環境,心中感到痛苦煩惱,這是苦受;若根塵相對產生愉快歡樂的感覺,這是樂受,可是世間之樂不長久,又成痛苦;不苦不樂是捨受,心中昏昏迷迷,悶悶無知,亦是痛苦。可知凡有領受均是痛苦,當我們不貪戀欲樂,不為境界所轉,則緣受執樂的錯見,也就不存在了。

分享
了解更多
1 則留言
淨乘
2 年前
白雲老禪師提醒我們,學佛要「三多」──多聽、多看、多問。此次課程,師父分從禪法思惟修及根本乘一切有的角度切入,讓我們對修行法門有開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