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報導 | 天岳山法雲禪寺 110 年上半年假日佛學課程開課

110-03-08
分享

岳山法雲禪寺 110 年上半年假日佛學課程於 3 月 7 日開課,首日課程禮請教授師智義法師與智揚法師分別講述「佛法要義」及「探討俱舍論」並帶領學員靜坐止觀練習。

上午「佛法要義」課程,前已述明三界諸天及色界四禪定內容,智義法師本學期接續探討無色界禪定修養內涵。法師表示,無色界初禪定稱為「虛空定」,是依於業與道的修養,以平等心、無分別心的修養完成的。於業已經清淨了,於道可以隨緣隨境,不會分別計較執著。如虛空一樣不動,當日月星辰、風雲雨電顯現時,它不會執著、計較;當未顯現時,也不會感覺少了什麼。

惟進入虛空境界,不能住於虛空,要出離再提昇,進入到無色界第二禪定「識定」。識定是以五蘊的調理,從欲界五蘊的識,突破到色界五蘊的識,再增上到無色界的第二禪定之識。欲界五蘊之識是自我意識,肯定依於業;色界五蘊之識是依於道的識完成我意識;無色界二定之識,則突破了色界五蘊的我意識,於道遠離,並已經清淨,再增上識的修養,為善慧的修養。譬如某人行為很惡劣,因此產生不歡喜心,這是欲界;色界則認為不關我的事,管他,隨他去,有點修養的樣子;無色界會替他分析、認識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惡劣的行為,不僅如此,還會依於此惡劣行為實例,再去告訴更多的眾生其因果與因緣。

‧‧‧

下午「探討俱舍論」課程,智揚法師為大眾複習《俱舍論》「七心界」概念。法師表示,根本法中並無第七識與第八識之說,然則當六識落謝後,如何能夠再生起後面的識,而成為等無間緣?即由此落謝後之六識轉為意界,成為後來六識之所依。現在世稱為六識,當它過去了,即改稱為「意界」。六識加上意界,乃七十五法中之心王,故稱七心界。

課程中復又探討,受、想為何從諸多心所中獨立出來成為五蘊中的受想二蘊?除因為次第的關係外,受心所對貪欲影響很大,想心所則影響顛倒諸見,而貪欲及顛倒想正是煩惱之主要來源,因此特別將受想心所獨立成為二蘊。

‧‧‧

課程最後,由智揚法師帶領大眾練習靜坐止觀。課程中,智揚法師表示,法雲禪寺未來靜坐止觀課程將朝向與「四禪八定」的內涵結合,讓學員能從理論與實踐中,獲得真實饒益。

白雲老禪師曾勸勉學佛行者:「精進之道,不可像山洪暴流,來得快,消失得也快;若如細水簷滴,日長月久,聚湖穿石,方是正勤精進。」學佛是一輩子之事,信佛、學佛,可以成佛。法雲禪寺 110 年上半年佛學課程陸續開課,歡迎大眾把握難得法緣,來寺熏習,厚植菩提。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