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報導 | 從電影讀人與事 電影教我的 33 項人生智慧

109-12-21
分享

「舉辦義工培訓和社會文化教育講座,讓有志者研習進修,提昇自我成長」為新北市法雲菩薩學會成立任務之一。一O九年 12 月 20 日,本會邀請精神健康基金會副執行長韓德彥臨床心理師,以「電影教我的 33 項人生智慧」為講題,透過電影劇情帶領聽眾探討情緒管理及生命教育課題。

白雲老禪師開示「運用思想」佛法內涵指出,「思」是收集資訊,「要做到一個『讀』字,讀書的『讀』,要讀人、讀事,讀不同的人、讀不同的事,其實就是『思』的工夫,因為你在讀的過程中間,就會收集很多的資訊。」 本次講座即透過讀電影中的人與事,帶領聽眾返照思惟。

講座中,韓德彥心理師利用電影劇情反映人生種種問題,有的食古不化,有的性好猜忌,有的貪得無厭,有的茫然迷惘、躊躇莫展⋯⋯,但當你發現生命的意義和方向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想法有了轉變而結果有了天差地別時,你會發現人生可以隨時重寫劇本。

講座中所探討之生命價值與情緒管理,除心理學分析外,佛法中亦有相關道理與方法。於生命價值,人,最忌諱的就是浪費生命,如何將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發揮出來?白雲老禪師法語揭示了大乘菩薩道精神:「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饒益眾生的生命。」於情緒管理,佛法提出五蘊調理法門,一般人面對色塵緣境,依自我意識所思所想是好的便是好的,不好的便是不好,馬上採取行動,結果往往產生缺失,形成煩惱;學佛行者,於意念生起時,從原有的想當中研究分析了解而有所突破,減少計較執著缺失,而能化解煩惱。

白雲老禪師曾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若一定要等到自己有了什麼,再去修正行為,再來調理,是最不聰明的人。」此次講座,透過韓德彥心理師為我們介紹電影劇情,讀電影中的人與事,幫助大家認識自我、學習改變自我。

分享
了解更多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