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踏進寺院聽經聞法及參加拜懺共修法會,甚至還皈依成為了佛弟子。
以前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被說很有佛緣並贈與經書,覺得「佛」與「經書」對我而言是多麼的遙不可及⋯⋯直到在社區大學課堂上,淑玲老師分享「修行」即是在修正自己的行為,天吶!怎麼跟我的認知差那麼多?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開始了拜懺——大悲懺、水懺、藥師懺等共修法會,也才有機會接觸到佛法。
每次拜懺都會聽到智願法師開示,讓我學習到不同的知 (學) 識:為什麼要一直不斷的來拜懺呢?因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要得到化解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達成的。人的習氣就像「孔固力」一樣,所以要一直不斷的拜懺求懺悔,也正因為如此,期許每個月都能固定時間到寺院報到。卻也常因為外緣的因素,會不自覺的破功,表示自己的修養還不夠。拜懺已是我每個月的精神糧食之一了,藉此提醒自己要懂得懺悔並改過。
一開始接觸佛學課程是在水源市場區民活動中心,智義法師《心經》課程。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她們很喜歡《心經》,因為背《心經》會讓她們變得很平靜,就讓我更想知道《心經》的內涵。課堂上義師父說當人很苦啊!所以要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何照見五蘊皆空?要從五蘊 (色受想行識) 著手,想行之間建立間隔並展現出空相⋯⋯義師父還舉出許多實例說明,加深了我的印象。現在不論是工作上,還是起煩惱心時,也會讓自己「想行之間拉開間隔」,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佛學課程是間間斷斷學習,其中聽聞了智願法師「聞思修、漸修頓悟」、智義法師「四禪八定」、及智揚法師《大乘起信論》等課程。身為學佛菜菜子的我,雖然上課的內容無法一一吸收,但卻有著很深的感觸:「萬物皆由心造」,「心」才是最重要的 (起心動念)。
期許自己學佛路上能朝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前進。
非常感謝願師父、揚師父、義法師無私的傾囊相授佛法。
感恩淑玲老師及共修夥伴一路的扶持與陪伴。
感恩再感恩!
|
張耀明 ‧ 3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