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簡介
天岳山法雲禪寺
新北市法雲菩薩學會
白雲老禪師
活動公告
最新消息
法會
佛學課程
社會文化
行事曆
學佛園地
近期佛學課程
佛法介紹
佛法問答
認識法
筵
線上學佛修持
法雲書坊
聞思修集
僧活記事
學佛心路歷程
花絮報導
聯絡資訊
交通指引
劃撥帳號及匯款資訊
近期文章留言
首頁
>
法雲書坊
>
禪的系列
108-08-01
禪的智慧 (一) / 白雲禪師著
分享
生
活中有太多的空間,是否?曾經留意,有心好好的利用?!尤其,對空間的態度,是否?具有關係於生命價值維護的觀念;也就是,於空間的掌控,是珍惜?抑或是玩忽?是重視?抑或是浪費?
書籍資料
書名:
禪的智慧 (一)
作者:
白雲禪師
出版/發行:佛印月刊社
出版日期:民國 86 年 1 月 (再版)
定價:助印結緣價 320 元 /
網購
9 折 288 元
精彩內文試閱
大慈大悲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觀無量經。
南嶽曇藏禪師養有一靈犬,於一夜經行時,其犬啣師衣,師即歸房;犬於門側伏守而吠,頻頻奮身作猛噬之勢。翌晨,東廚有一大蟒,長數丈,張口噴毒焰,侍者請避之,師說:「死可逃乎?彼以毒來,我以慈受,毒無實性,激發則強;慈茍無緣,冤親一揆!」語畢其蟒按首徐行,倏然不見。又一夜晚,有群盜來,犬亦啣師衣,師不理,對群盜說:「茅舍有可意物?一任取去,終無所吝!」盜為師言所感,皆稽首而散。
白雲野語:
所謂靈犬,靈性何在?披一身毛,畏嗔具備,佛性早為太多的業力所障;若不是藏禪師修得慈心波羅蜜,那巨蟒非但傷人毀畜,且蟒命結果難保;何況殺人放火的群盜,將是蘭若不幸!人犬不幸!財物不幸!
大德!靈犬不是人,慈心即道心,千劫一眨眼,眨眼不翻身!惟有無緣慈而同體悲,以是行道,才能達到「如來即大慈大悲」的聖智之境!
自觀自靜
兀然空坐,於道何益?──西域掘多三藏
掘多三藏大師本天竺人,東遊韶陽,禮六祖能大師得悟;後遊五臺,於定襄之歷村,見一僧結帛孤坐,便問道:「汝孤坐奚為?」僧答:「靜觀!」師問:「觀者何人?靜者何物?」僧聞言,作禮問道:「此理何如?」師說:「汝何不自觀自靜?」
白雲野語:
靜的反面就是動,觀的內涵尚有察,靜動是塵境,觀察是有為法;在塵境中施以有為法,不啻是自找煩惱。但是,捨棄塵境,無動無靜,也不觀察,這樣的作為是不是無為法?當然不是!因為無有塵境,便無法可施,唯有於動靜中不為動靜所染,諦觀諦察,究竟所以,才是無上的「無為法」!所以,掘多大師說:「何不自觀自靜?」
大德!為自觀察,不為法縛,是為無為法,正如六祖能大師所說的「不取不捨」;在祖禪學中,幾乎是一個不容變易的法則,無論是處世,待人,接物,治學…敢說都是有效而可靠的法則。
瀏覽其他禪的系列著作
0 則留言
取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