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太多的空間,是否?曾經留意,有心好好的利用?!尤其,對空間的態度,是否?具有關係於生命價值維護的觀念;也就是,於空間的掌控,是珍惜?抑或是玩忽?是重視?抑或是浪費?
書籍資料
書名:
弦外之音作者:
白雲老禪師出版/發行:千佛山白雲出版社
出版日期:民國 103 年 1 月
定價:250 元 (運費需另計)
精彩內文試閱
小引人,每天都在忙碌中討生活,短暫的幾十年生命,就這樣在勞碌匆忙中,一點一滴的逐漸消失了,直到生命的結束。
人,生於此,除了一味地忙碌之外,難道就沒有了任何的空間嗎?
有!應該有,肯定有!譬如:
晨起之後。
午休之時。
下班了。
周末,假日。
甚至生病了,退休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空間,是否?曾經留意,有心好好的利用?!尤其,對空間的態度,是否?具有關係於生命價值維護的觀念;也就是,於空間的掌控,是珍惜?抑或是玩忽?是重視?抑或是浪費?
生活的空間,生命的充實;在這裡,以撥動琴弦的方式,牽引讀者的視聽之餘,期盼能夠開啟智慧之門,步入思維之路,探討弦外之音;發掘那些日常生活中,往往為之疏忽或遺漏了的,許多頗具價值的菩提果實。
一、金陵寶誌禪師
有一天,梁高祖求教於師:「弟子有太多的煩惱與迷惑,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對治?」
誌公但以「十二」作為回應。
有人以為,誌公所說,即是十二因緣法。
梁高祖不懂其中奧妙,又問「十二」究竟是什麼意思?
誌公說:「意思是說,在一個書字上,知其時節於刻漏之中!」
有人以為,誌公所說,即是十二時中。
然後,梁高祖又請教誌公:「弟子什麼時候,才能靜心修習呢?」
誌公說:「安樂禁!」
有人以為,誌公所答,是修習,禁者止也,到安樂時即是禁止之時。
想想看,治煩惑,十二對之;問修習,安樂禁之。這弦外之音,究竟透露了些什麼?
曾經,衲僧有句,謂:
「因緣能生法 聚散不由人
時節無好壞 安樂禁怠時」
諸位大德!
天干,是生命的記錄;地支,是生活的值率;因緣法,是生命於生活中的過程,數說人生的起訖實況,尤其漫長的過程。
因此,弦外之音,人生如遊戲,誰住三昧中;若能卑下之時,不怨天尤人,尊貴之時,遠安樂而禁怠;是則,縱使煩惑生起,任何時節刻漏,都有修習的因緣!
二、婺洲善慧大士
有一次,大士與友人於稽亭捕魚,得魚後,裝入竹籃中,然後將竹籃沉入水中,並以慈愛的口吻對魚說:「去者適,止者留。」
鄉人見了,笑他愚癡。
大士獨居松山頂,躬耕自食,不假人手,可謂逍遙自在;曾經,他有四句偈語,今人莫測高深。偈中說: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諸位大德!大士的弦外之音,透露了什麼消息?他所說的,可是佛法?!
如果,從善慧大士的一段開示中,透得字裡行間的法義;那末,這四句偈說些什麼,就很容易理解玄機了。他說:
「大千世界,所有色象,莫不歸空。百川叢注,不過於海。無量妙法,不出真如。」
如是「萬法歸一」之旨,試想:
空手如何「把」鋤頭?
步行何言「騎」水牛?
人從「橋」上走過,橋與水的「流動」,其實是人的「心」,依「眼」所見而分別;任它無橋無水,有橋有水,以至無橋有水,無水有橋,總不外假流而生動相,著之於影象之中!
金剛經中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因此,應無所住,當體何所住,於心深入,界處分明;更何況「無所住心」,旨在眾生「有我」,為有我故,而自著於能;能所而相應,盡在有為中打轉,故說透得妙法,即見真如!喂!請問:
你是空手?還是有把鋤頭?
你是步行?還是騎著水牛?
尤其,你為何而從橋上過,你所走過的又是什麼橋?
請記得,眾生因業而受生果,往往隨業而再造業;是故,為欲「度」而離苦得樂,必須有「橋」可度;而且,不一定非得什麼樣的橋,很可以從善如流,隨緣化度哩!
如何?
去者適,止者流。
結語
一百則尊宿的禪曲,化了兩年多的時間,傾耳細聽,刻意追尋弦外之音,存心發掘音韻中的爪痕;誠可惜,少了高山流水的陪襯,多了紅塵鬧市的喧囂,以至加添了許多的飛沙走石;休庵中,留下難免的遺憾。
又是夤夜靜寂的時刻,環視架上的佛法大藏法典,如來的智慧菁華;衷心裡,想著學佛者的渴求,那浩如海洋的法寶,饒益眾生的教法,如何助使很輕易的得利,禿筆似乎還不應該擱置;雖然,老耄已逾九旬,但興趣所使,接下來須要寫些甚麼?當縱觀現時所輕忽了的,盡一些綿帛微力,也算是不空度殘年餘命罷!